您的位置: 安康市水利局> 水利新闻> 水利文化>正文详情

桥儿沟古泉

作者:蔡建中发布日期:2020-11-05 17:19
分享到:

上世纪中叶,白河县城居民饮用水主要取城北桥儿沟凉水泉、香泉、温泉,以及城南龙泉井、姚家水井等泉水或井水。

凉水泉今名石板泉,明朝时凿桥儿沟中段左岸整块岩石而成。“凉水泉:在县北里许。炎暑,其水如冰。” 今泉水满井、清澈透亮。明清时,凉水泉左右有观澜桥和望江楼。“观澜桥:在县北一里,跨凉水泉左。旧有望江楼,今废。邀月桥:在县北一里,跨凉水泉右。” 时站在望江楼向北,可观汉江盛景。在观澜桥向西南,可赏长春涧瀑布;眺西北龙岗山,长春、洞宾两涧溪水溅珠,普泽、普润两泉水流潺潺,别有洞天。

洞宾涧在长春涧西北龙岗(即绣屏山西北山脉)。明清时桥儿沟植被丰茂,洞宾涧水在长春寺(今县职教中心)西北汇入长春涧(即桥儿沟),涧名源于吕洞宾在溪旁山洞修炼、炼丹的民间传说。洞宾涧左右山岩开凿有普泽、普润两古泉。“又有普泽泉:在县西北一里。左右各一穴,居民日汲不竭。又相近有普润泉,其水并流,入长春涧,入于汉。” 时清澈满盈的泉水,既供居民汲取,又潺潺的汇入长春涧。今洞宾涧水和普泽、普润泉已干涸,难见往昔溪水溅珠、泉水潺潺之奇景。

温泉位于桥儿沟卫家大院附近,又名卫家水井,是清雍正年间迁桥儿沟入籍定居的韩城秀才卫兆云开凿。温泉二字系卫氏后人清白河进士卫如玉题写。时卫如玉因父母亲年迈,辞中书舍人官职回桥儿沟,专门照顾父母亲并主讲白河天池书院10年。

香泉在桥儿沟衷家大院附近,系桥儿沟衷氏开凿。因泉水清冽、香甜得名香泉,因衷氏开凿又名衷家水井,清嘉庆年间,衷士柏、衷士兄弟由安徽六安州(今安徽六安市)迁居白河川河(今冷水镇原川河乡),后又迁往西沟衷家沟。历五六十年,白河衷氏百口同炊,和睦如一家。清末民国初,衷氏后人由农入商在河街经营中药业等,桥儿沟置办住房。因衷家水井泉水自然天成,泡茶沁人心脾,人们上百步石阶,只为品尝一口香泉井水泡得茶水。1954年,县四届各代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开明绅士衷霞生,将衷氏经营中药铺献给国家。2012年,政府投资修复衷家大院。

龙泉井在白河县城南台路,“龙泉井:在县东门外。其水冬温夏凉。” 其和其西侧的姚家水井,都是地下水露出而成的天然泉水,冬暖夏凉,大旱不竭。清道光九年(1829)任白河知县的朱斗南有《后八景诗记》赞龙泉井:城东有井肇嘉名,夏日寒泉澈底生。脉息金龙源自活,丝牵玉虎浪恒清。德中妙化骄阳气,养正甘调造物精。受福王明资共汲,轻凉许并玉山评。

1971年3月,在东龙泉井处筹建县自来水站。1972年8月,在铁道兵十三师援建下,改造河街清风沟口祖师洞为爱民水站,用橡皮管向河街居民供应自来水;城内居民则自架胶管从后沟引水,结束了县城不通自来水的历史。1976年,白河县城安装自来水管道。1987年,从五担沟 (今城关镇群力村)引水后,县城居民饮用水以自来水为主。2012年6月,建成红石河上游(中厂镇石梯村)白河县城集中供水主水源区,日提供国家Ⅰ类标准水质饮用水5000立方米。2011到2017年,对龙泉井和姚家水井处进行商品房开发,建成龙泉御景居民小区。

今陕西省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桥儿沟已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这些凿岩天成、开凿奇巧的凉水泉、香泉、温泉以及古泉积淀留存的厚重明清移民历史人文,已成为游览桥儿沟的悠长乡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