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安康市水利局> 水利新闻> 县区水事>正文详情

白河:小流域做出大文章

作者:发布日期:2011-05-11 19:04
分享到:

 

    白河县地处陕南秦巴土石山区,南依巴山,北临汉水,俗称“秦头楚尾”,是丹江口库区水源区,该县曾以修天造地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更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逐步走向富裕,把一条条小流域做成了一篇篇大文章。

 

大力新建水保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把荒山变青。

   白河县1994,2008年先后被列为“长治”和“丹治”工程重点治理县,水保建设开始从单纯的修天造地变成了综合治理模式,白河县按照先易后难规划出了35条小流域治理点,把一条条小流域作为单元集中进行综合治理,从哪里入手?俗话说:要想富必栽树,全县对80万亩荒山进行树木栽植,经过24年植树不断,完成营造经果林81150亩,水保林124385亩,种草完成12150亩,封禁治理253230亩,绿化覆盖率提高到88%,过去“雨下三天光石板,天干三天地冒烟”已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集中兴修三保田,提高水土涵养力,把河水变绿。

白河县自70年代至90年代,坚持修天造地20余年,修梯田23.33万亩,在陕南土石山区率先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初步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创造了“石坎坎金婉婉”的神话。小流域治理工程对兴修农田有了更高的标准,综合水患和地质灾害因素,对规划的小流域治理地块进行总体布局,小流域所在乡镇各级,发扬传统“三苦精神”,采用集中连片,建立配套设施,实施排灌结合,改良土壤成分,提高蓄水保土能力,变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坡耕地”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优质田”,先“长治”再“丹治35条小流域新修了高标准梯田56520亩,生态环境有了巨大改善,地力有了极大提高,可谓是“二十四年不间断,标准农田连上天,土不流来水不失,山清水绿秀人间”。

 

实施综合治理,建设精品样板工程,把山村变美。

白河县把流域治理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紧结合起来,为小流域治理增添了新的内容,集中项目资金,实行统一规划,实施山、水、田、林、路、桥、园、堤八位一体的治理模式,集中使用水保、小水重点县、人饮、小水、农建、小工程大群体、退耕还林口粮田项目资金,在河沟边砌防洪堤,堤内造新地,堤边修水渠,堤外疏河道,走堤桥结合、堤路结合、堤渠结合、路桥结合的新路子,小流域累计修建防护工程33公里,灌溉渠道80.5公里,便民桥60座,新修水窖4305口,谷坊16座,建田间道路25公里,建密植桑园8000 平方米,坎边栽桑1000万株,发展烤烟800平方米,发展黄姜1700平方米,建木瓜园200平方米,其它果园700平方米,修建节柴灶2200多口,建沼气池550个,成功解决了我县12万人饮水困难,帮扶流域群众改厕、改圈500多座,优化庭院住宅20院,帮建农村党员活动室18间,小流域治理达到了缓坡地梯田化、坎边栽桑整齐化、川沟平地水利化、整坡建园规范化、村组道路平坦化、四周植树风景化、村容村貌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加强绿色产业建设,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把群众变富。

   小流域治理使一条条穷山沟完全变了样,粮食增产,绿色产业成规模,2010年小流域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年前的856元上升到3500元,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200元以上,人均粮食产量达450公斤,高出全县80公斤。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提高了,群众安居乐业了,小流域一位村支书兴奋的说“治理后,水田面积增至65亩,群众再也没有因为争水打架了,而且亩产稻谷由以前的300公斤提高到了现在的600公斤以上了,光这块水田每年总产达6万多斤。”又一位村民说:“治理前,我只有一亩田,每年只收700多斤稻子、100多斤油菜籽,收入800多元,治理后达到1.5亩,每年能收1800多斤稻子、300多斤油菜籽,收入1700多元”,他们从心底里发出了幸福感言。白河县靠几十年不间断治山治水缔造出了“三苦精神”,靠矢志不渝修天造地解决了温饱,又靠流域治理走向了富裕,用沉甸甸的业绩赢得了肯定,陕西省委、安康市委先后做出了学习白河的决定,2003年获得了水利部、财政部“十百千”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赢得了全省学习白河艰苦创业精神现场会的胜利召开,2008年在“丹治”工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北京召开的水保工作会上进行交流,白河县把小流域成功做成了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