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安康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保护好安康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对南水北调中线取水意义重大。丹江口水库以上汉江流长925公里,其中安康境内340公里,占水源段流长的36.7%,每年平均自产径流量107亿m3,占库区水资源总量的27.5%。目前安康水土流失面积达13474.52 平方公里,流失率57%,每年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全市GDP的3%左右,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更是难以估算。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不仅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既是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的政治责任,也是安康永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安康按照“以民生为本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积极探索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有效途径,着力建设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护体系,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水源地保护等有机结合,加快水土资源保护和治理步伐,承担起为“南水北调”守山护林、涵养水源的生态责任,促进群众致富增收,实现了农业提效、农村美丽、社会发展。
保水土:为农业提效打基础
安康按照“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的总体规划,依托“丹治”项目,始终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大力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2007以来年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共治理190条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90平方公里,完成总投资11.67亿元,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我市在实施水土保持工程过程中,按照“治理与发展主导产业相结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治理与实施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思路,筑牢“山顶移民搬迁大封禁,山坡整地搞造林,山腰修地兴产业,沟道修堤改水种粮食”四道综合治理防线,坚持一面坡一面坡地修地,一架山一架山地植树,一条沟一条沟地治理,有效改善了治理区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项目区内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66.2%提高到85.5%,年增加蓄水能力1.12亿方,年减少土壤侵蚀量1657万吨。
随着一系列水保工程的实施,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2013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6.62亿元,比上年增长5.2%,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
优生态:生态环境更美好
我市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结合起来,大量卓有成效的水保综合治理工程,为安康的生态与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安康的“生态骨干工程”,构筑了水源涵养的第一道屏障。
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改变过去只注重对山坡、坡耕地、沟谷进行治理的做法,进行村庄院落治理,致力农业结构调整、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找到了水土保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给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池河流域明星村综合示范点就是按照这一做法,把水保生态的理念、要求和做法融入到该新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水保综合性强的优势,建成了水利配套设施完备、村庄生态环境优美的农业综合示范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清洁水源和良好人居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也给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市在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不仅着力于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还进行内容的拓展和标准的提升。走进石泉县饶峰河流域,可以看到河清水畅、花果飘香、群众富裕的新农村风貌。石泉县饶峰河流域中的双樟村,通过开展坡耕地生态林建设、退耕还经济林、坡改梯等进行“治山”;开展沟道整治、疏竣河道、排灌沟渠等进行“治水”;开展人工水塘等面源污染防治、小型污水生态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进行“治污”;引导群众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林下养殖产业,建设散养野禽、家禽养殖园等进行“治穷”,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维护小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障水源区的生态安全和水质安全,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带动了“农家乐”、蚕桑和畜牧养殖的规模化,开展了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治理区内农、林、牧、第三产业预期人均增收30%以上。
积极开展以维护水质、控制面源污染为目标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水源地生态环境,对于稳定水质起到了“溯本清源”的作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于幼军在陕巡查时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全市已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11条,治理区初步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景变美、人变富”的目标。
促增收:经济社会大发展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我市将实施治理水土流失项目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蔬菜、药材和畜牧业。在保障生态平衡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近几年在水保治理工程项目上建成果园、茶园、蔬菜温棚等各具特色的农业示范园多处,农业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0 %以上,水保生态建设已成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最给力的“助推器”。
白石河流域与发展木瓜产业结合;小白石河流域与发展蚕桑、核桃产业结合;张王沟以溪沟整治为重点,与木本油料基地建设相结合;烂滩沟流域采取坡改果梯治理措施,集中规模整地建(狮头柑)园。一批批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项目落地,一项项建设工程相继竣工,推进了我市水土保持和经济发展的进程。
各地还结合当地实际,探索性地引入民间资金进行水土流治理,通过开发式治理,规模化经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汉滨区三条岭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在丹治工程治理的基础上,引进了汉滨区中旺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和汉滨区鸿盛农业开发公司,租赁土地3000余亩,种植红心猕猴桃、甜柚、柑橘等经果林和桂花、紫薇、香樟等景观树,新建堰塘养鱼、养鸭,建养猪场、种植蔬菜等,现在已形成了集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经济型水保示范基地。石泉县杨柳水土保持示范园引入两个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分别进行水土保持经果林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共流转土地2100余亩,建设建成枇杷、樱桃、杨梅、猕猴桃、柑橘园500余亩,栽植侧柏、银杏生态林1600余亩,完成投资1800余万元。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治理和示范园区建设共承包、租赁、流转土地1.8万余亩,累计投资1.5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
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集生态、科研、示范、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汉滨区三条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已被命名为省级示范园,正在升级创建国家级示范园。石泉县杨柳示范园初具规模,正申请省级命名。旬阳县卧牛山、汉阴县凤堰、平利县长安河、白河县蔓营村、汉滨区龙须沟等示范园正在积极建设。这些示范园区将成为当地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和科普教育的窗口,在增强全社会水土流失忧患意识、树立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理念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