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安康市水利局> 水利新闻> 市直动态>正文详情

【治水2014】我市村镇供水推广“三种模式”落实建后管理

作者:发布日期:2014-05-27 08:58
分享到:

 

2005年以来,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投资11.6亿元,建成供水工程3400余处,惠及人口220余万人。为了建好管好供水工程,部分县区积极探索村镇供水管理办法,创新管理模式,积累了一定管理经验,在面上具有学习推广意义。

  

汉滨区采取分片设站、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的办法,一次性解决全额事业编制75人,在区水利局设总站,下设8个片区分站,分站管理34个镇办及其村级供水工程,解决了镇村两级供水无人管的问题,形成了独特的“汉滨模式”。旬阳县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盈亏相补的方式,县成立村镇供水公司,公司下设3个片区中心站,中心站管理16个集镇供水水厂,全县一次性解决66个公益岗位,每人每年财政补助6000元,其余部分由供水企业解决,形成了“旬阳模式”。紫阳县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盈亏相补的办法,县成立村镇供水管理站,各镇成立供水分站,分站人员与县站签订聘用合同,工资从水费收入中解决,形成了“紫阳模式”。这些模式的建立,为村镇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为进一步总结和推广“三种模式”,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现场观摩。425日,市政府召开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现场会,县区分管县区长、水利局长到汉滨区、紫阳县参观学习,汉滨、紫阳、旬阳三县(区)政府在大会上介绍村镇供水管理经验,各县区受益匪浅。

二是学习交流。近年来,市水利局组织九县到汉滨区学习其在落实专管机构和人员编制上好的做法;组织各县(区)到紫阳县,学习其在各镇水厂管理模式上好的做法。汉滨区到歧山、彬县,学习借鉴其在落实专管机构和管理办法上好的做法。通过交流学习,在全市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局面。

三是定期督查。为督促各县(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建后管理工作的落实,市水利局按水利厅要求,实行月报告、季督查、年总结。各县(区)每月向市水利局报告一支管理机构、一个管理办法、建立一支维护基金(简称“三个一”)的落实情况,市水利局每季度到各县(区)就“三个一”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年底市县对“三个一”落实情况进行总结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