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安康市水利局> 水利新闻> 县区水事>正文详情

【治水2014】石泉:固土保水惠民事净土清水促民生

作者:发布日期:2014-10-10 15:08
分享到:

位于陕南安康西部的石泉县,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是南水北调中线取水工程重要水源区。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汉江干流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境内流长58.5公里,其中0.5平方公里以上的沟溪有329条,逐级汇入汉江,全县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人口18.2万。水土流失面积840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55.8%,是陕西省秦巴山区重点治理区。2007年“丹治”工程在石泉县启动实施以来,石泉县高度重视这一增进民生福祉,普惠山区百姓的水保治理工程,紧抓机遇,围绕“综合治理、防灾减灾、服务民生、改善生态、经济发展”的治理目标,坚持做“固土保水惠民事”,以“净土清水促民生”,持续开展水保生态建设,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时,注重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经过近7年的综合治理,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以及生态修复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石泉模式,并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前让“一江清水送北京”战略目标顺利变为现实。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石泉县“丹治”工程一期(2007-2011年)和二期(2012-2015年)共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1.58平方公里,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74%。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5.34平方公里,其中综合治理面积174.47平方公里,生态修复350.87平方公里。近年来,石泉县按照“尊重规律,尊重自然,重视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适地适树”的原则、理念,大兴各项植物措施,已实施退耕生态林2500余公顷,退耕经济林2700公顷,荒山荒坡造林10700公顷,退耕还草24公顷,等高植物篱930公顷。实施疏幼林封禁管护、补植栽等生态修复措施,使全县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58%提高到75.8%,有效控制了雨水对地表的冲蚀,让小流域“泥下坡,水冲沟”得到有效根治,基本达到了雨停水清,满山翠绿,绿树成荫的效果,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生产条件全面提高

在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石泉县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防治理念,统筹山、水、田、林、路、园、院,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按照人均一亩田的治理目标,节约集约土地空间开发和水资源的利用,采取在50-150的坡耕地上实施坡改梯,改善提高基本农田520公顷,配套田间路80公里,布设排管沟渠200余公里,蓄水池1250口,沉砂池800口,整治堰塘57口。建成了蓄、引、提、灌、排系统,形成了完整的坡面水土防治、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沟道筑坝拦沙、防冲减蚀,遵循自然规律,实施沟道防护,保护基本农田总结“因势利导,优疏排、慎拦堵、防冲不防淹”的经验进行整治和新建河堤40余公里。全县11个镇202个行政村得到全面覆盖,治理区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基本实现了“坡地梯田化,农业机械化”,涝能排,旱能灌,全面提升了全县农业生产条件,有效保护和稳定了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通过多年的连续治理,石泉县水土流失类别和强度明显下降,提高了全县土地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民生福祉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通过优化土地利用效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等措施,使全县林地由2006年的49.68千公顷提高到121.2千公顷;经果林由0.93千公顷增加到1.45千公顷,农耕地由19.82千公顷降低到18.71千公顷,每年造林增长率达到55%。自“丹治”项目实施以来,石泉县已投资近2个亿,有60%直接用于农民生计,退耕还林等措施,为农民带来人均780元的直接收入。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基础设施配套,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耕地单产。通过土地利用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降低收入,产出比例由原来的单一粮食生产逐步转变为桑、果、茶等规模化种植,形成了更为明显、直观的经济效益,不断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切实增加了农民收益,还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石泉模式让“一江清水”变为现实

近几年,石泉县在治理过程中,以创新机制、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在治理模式、管理机制不断探索、总结,逐步形成了适合陕南秦巴山地特征,群众乐于接受、又能切实有效保护水源水质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为更高层级别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奠定了基础。从2010年开始,石泉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旅游强县”三大战略目标,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开展了饶峰河清洁小流域、大岭沟清洁小流域建设,通过三年的建设,不断总结和积累建设经验,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饶峰河流域的双樟、上坝、红岩村点、线、面结合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试点,在陕南秦巴山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治理模式、技术路线、治理效益的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 

 石泉县在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以发展民生水保、经济水保为基础,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作为面源污染防治的突破口,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推行清洁产品为着力点,以“低耗、高质、高效、可持续利用”为治理目标,突出以保护水源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注重多形式的生态清洁理念宣传、达到坡面、农田、河道、村庄、农村经济五同步,进行生活污水、垃圾、改厨、改厕、河道综合治理,培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增强村民自觉维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的意识,倡导绿色循环农业和生态清洁产业,园区内所有农副产品一律禁用化肥、农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坡面植被和水系配套,增强坡面拦截、雨水的循环利用,对流域内的沟溪、水域开展逐级式生态清洁、景观化治理,恢复河道缓冲带、滨水植物过滤带,增强沟溪的消纳降解、自我修复功能。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截流建筑坝,建设末级水处理湿地,进一步吸附水土流失裹挟化肥农药残留,对水体进行过滤净化,实现流域出口水质达标。大力开展太阳能厌氧池加热、沼气等生态能源的利用,与有关科技产品的有机联合,对生态清洁治理的技术成果、技术路线等进行研究和总结,达到进一步研究具有与前瞻性、扩展性的面源污染治理科技产品,提升水保治理清洁化、流域化、园林化、科技化的治理模式。

通过近年来对村容村貌的全方位治理,使治理区全面迈向生态美、自然美、低碳生活、村容整洁、环境优雅的美丽小流域,建成了一个个和谐怡人、清洁生态的惠民工程,有力推进了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水保清洁治理石泉模式。据长江委水保监测中心站“杨柳水保监测站”监测数据显示,治理后的沟道流域卡扣站水质均在国家二类水质以上标准。对于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