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安康市水利局> 水利新闻> 县区水事>正文详情

【治水2014】石泉:小水重点县三年建设任务综合效益显著

作者:发布日期:2014-10-14 10:31
分享到:

石泉县2010年—2012年小水重点县项目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已全面完成方案批复建设任务,共完成投资5638万元,顺利实现了项目建设预期目标,农业综合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石泉县小水重点县项目属于第二批中央财政小水重点县项目,项目实施期为2010年—2012年,项目区共涉及七个镇47个村。其中2010年涉及城关、池河、中池三镇13个村,2011年涉及池河、中池、熨斗三镇16个村,2012年涉及两河、饶峰、后柳三镇18个村。三年内共改造渠道185km,新建渠系建筑物8 km,改造渠系建筑物208 km,新建塘坝24处,引水堰闸49处,小型泵站9处,机电井66眼,雨水集蓄利用工程561处,新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800亩。

防涝抗旱促农民增产增收,经济效益显著。三年内项目区完成了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 的目标,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增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明显增强。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有效灌溉面积可达4.0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可达2.47万亩,恢复新增灌溉面积0.5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48万亩,年新增节水能力568m³,项目区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达到389万吨,农民年人均增收164元。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社会效益显著。一是使项目区多年失修的水利设施得到修复,增加蓄水能力,疏通灌溉渠道,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心;二是通过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与灌溉保证率,有效改善工程条件与水土资源环境,增强农业抗御旱灾的能力;既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又恢复已经萎缩的灌溉面积,提高种植结构调整与复种指数,大大提升了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益,从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增加建材消费和大量农民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内需,使得当地经济保持稳定较快的增长。

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生态及环境效益显著。一通过农村沟渠、塘坝的治理、疏浚,形成了通畅、清洁的农村水网,增强了水系的自净能力、提高了防污控污能力,使农村水环境得到涵养,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二改善了地表水环境。通过重点县建设,一方面扩大灌溉面积,另一方面提高了当地作物特别是经济作物的灌溉保证率,使作物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缓解了当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并能将部分水源转移到工业及生活中,提高当地的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三改善了地下水环境。通过重点县建设,全县灌排条件、土壤及耕作条件都得到改善,灌溉用水量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也随之减少,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四通过项目实施,发展节水灌溉,降低了灌水定额,减小了地表水渗漏,既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又减少了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同时由于节约用水,维持了地下水的采补平衡,减少了地表水回灌补源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有效改善了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