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安康市水利局> 水利新闻> 县区水事>正文详情

汉滨:拧开水龙头 喝上放心水

作者:发布日期:2018-01-30 09:36
分享到:

在汉滨区农村,有相当一部分群众住在山上,“人在山上住,水在山下流”,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水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汉滨区231个贫困村脱贫的关键。汉滨区水利局作为主管部门,为了拧开老百姓家的“水龙头”,经过几年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汉滨农村供水模式”,让群众吃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新模式下的新变化

汉滨区吉河镇天山村,是全区23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多数村民居住在海拔700米的巴山上,山下是滔滔东去的汉江。为了喝水,村民们在山上挖个坑,等待下雨集雨水吃。饮水难问题反馈到汉滨区水利局后,水利干部上山帮村民找水源,建水窖,让甘泉流进村民家,天山村看得见水却吃不到水的历史改写了。

前几年,汉滨区建民办徐家沟村好不容易建起了一座水塔,村民们吃上了自来水。可是,第二年水塔就开始“闹别扭”。后来,村民们也修烦了,不得不又开始四处找水吃。问题反映到汉滨区水利局,区水利局农村供水总站五里分站不敢马虎,到村上与村民一起想办法,不仅修好了水塔,还成立了供水管理协会,村民自己管水。“一年建、二年修、三年吃水犯了愁”的重建轻管问题解决了。

汉滨区五里水厂承担着五里镇11个行政村、3所中小学和五里工业集中区约14300人的供水任务。供水最大的担心是水质安全。为此,站长丁义良专门置办了水质自检设备每天检测。就这,丁义良还不放心。后来,有人说金鱼对水质要求高,建议他在水厂养几条金鱼,如果水质出了问题,金鱼就无法存活。老丁还真照做了,每天看到鱼儿欢快地在生物观察池里游来游去,他说:“这下心里踏实了。”

                   “以水养水”直达民心

像建民办徐家沟村水塔那样“一年建、二年修、三年吃水犯了愁”,重建轻管大大缩短了供水工程的使用寿命。怎么办?

汉滨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区安全供水工程管理总站,编制71人,副科级建制,经费实行财政全额预算。总站下设恒口、大河、五里、张滩、流水、茨沟、关庙、吉河8个供水管理分站和1个水质监测中心,分别承担各自辖区村镇供水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管理链”,解决了镇、村两级供水工程长期“没人管”的问题。

通过“分片设站”,汉滨区实现了安全饮水工程的专业化、常态化管理。目前,全区已建成的供水工程,全部落实了管理责任。工程运行良好,特别是农村联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和重点集镇,率先实现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怎么防止管理可能变成一阵风、走过场?汉滨区的答案是:为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立“规矩”。

这个“规矩”就是《汉滨区农村供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办法》规定,由供水管理总站从规划、设计、建设到统一调配水源、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实施维修。区供水管理总站建立农村供水用户档案;各供水分站建立水厂台账、用户台账;各水厂建立用户交费卡、抄表人员通知卡、用户明白卡,各司其职、责权明确;按区域设置8个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分站,负责各自辖区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等工作。同时,对工程管理制度、组织模式、运行维护、水源保护、水质管理、水费计收等各个管理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使供水管理有规可蹈,有章可循,解决了“没法管”的问题。

汉滨区截至2016年底,累计投资4.22亿元,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12处,共解决60.41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同时,按照“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的要求,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制度,采用财政补贴、水费配比的方式,实行“专户储存、集中管理、专款专用”,专门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道毁损维修和用户拓展等维护,做到“取之于水、用之于水”,走上“以水养水”之路。

                    水质安全水价透明

有了自来水,村民最关心的是水质和水价的问题。

饮水安全事关农民群众的品质生活和切身利益,不敢有丝毫马虎。为加强水源地保护,汉滨区政府制定了《汉滨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汉滨区村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划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和保护范围,实行工程防护和封闭管理。同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持续开展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专项行动,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水源保护区内威胁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

强化水质监测。投资130余万元建立了规范的实验室、检测室,对水质监测中心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检测能力由21项提升至63项。共有15个联村水厂配备了自检设备。同时,区政府还招录了4名专职水质检验员,制定了水质检测人员工作制度、化学试剂使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定期对全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抽检、巡检,初步建立起规模水厂自检、监测中心巡检、疾控中心抽检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

汉滨区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统一确权到区安全供水工程管理总站,将联镇联村工程经营管理直接确权到供水分站,将单村或组级小型供水工程经营管理确权到村委会或供水协会,实行量化赋权、分级管理。

供水水价根据自流和抽水扬程、居民和非居民科学分类,按照“维持运营、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对各分站直接管理水厂实行政府指导价、分类水价进行收缴、管理。单村供水或供水点,采取村供水协会或村委会代管的办法,通过“一事一议”分类议定水价。并将水费收缴和使用情况在辖区内定期公示,确保农村供水收费的公开、公正和透明。

同时,汉滨区还成立了农村供水有限公司,负责各分站直接管理水厂的日常运行、专业化管理,以片区为单位建立水厂之间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的制度,促进集中式水厂逐步走上以水养水之路。

                 贫困户享受供水管理“红利”

供水为民生,水利如何为精准扶贫服务,带动贫困户走上小康路呢?

汉滨区按照精准扶贫供水先行、精准脱贫供水保障的要求,及时编制了《汉滨区“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规划》和《汉滨区“十三五”水利扶贫规划》,依照“因地制宜,宜大则大,宜小则小,能集中则集中,能分散则分散”的原则,解决贫困村饮水难题。

据统计,2016年完成脱贫村供水工程71处,投资2756.83万元,受益人口5.5万人;2017年精准脱贫70个贫困村新建209个工程点,投资8337.04万元,解决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在助力脱贫攻坚中,汉滨区还探索出贫困村小型供水工程管理“供水协会+计量收费+管护补贴+贫困户”模式——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双优先”: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饮水工程建设务工,增加经济收入;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取得劳动报酬,充分发挥水利行业扶贫优势,有力地促进了贫困户当年脱贫增收,为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水利部门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