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安康市水利局> 水利新闻> 水利文化>正文详情

古镜今鉴

—走进人镜,读懂魏征

作者:吴乐发布日期:2018-09-10 16:31
分享到:

2013年419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遗产。”弱水三千,我只饮一瓢。撷取历史洪流中的一块古镜,察鉴千古。他便是一代名相,千秋金鉴,刚正不阿,犯言直谏,勤政廉政的郑国公—魏征。

一、镜子的由来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讲“文死谏,武死战”。哪个铁血男儿不想金戈铁马战死沙场,终有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气概;要做到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容得下不同的声音,而不是趋炎附势,人云亦云,暮气沉沉,那是一个朝代的兴盛。“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二十四功臣里,魏征排在了第五位。因此,才有了唐太宗的镜子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鉴,内防已过。今魏征逝,一鉴亡亦。”对此,白居易在《百炼镜》诗中赞曰:“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

古人很早就从镜子中感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墨子·非攻》中引古谚云:“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韩非子·观行》称:“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怨。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司马迁《史记》里有一句话“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意思是,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状况。这是以民情为镜。再有,《诗经.大雅》中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明镜着,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还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提出“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意思说,经常对照镜子检查自己,就会及时克服缺点;能听取直率的批评,就可以及时改正错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正是对镜子论的生动实践。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总书记《在河北参加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讲话》引用了这个典故。意思是,一千个人说恭维话,不如一个人说真话有价值,就好比一千张羊皮抵不过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珍贵一样。商鞅听了赵良的话,感慨地说:“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也就是,美词巧言好比花朵,直言不讳好比果实,逆耳忠言好比药石,甜言蜜语好比疾病。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中学课本里曾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召公说:“防民之口,胜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是。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周厉王不听召公谏言,还要止谤路人,最终民怨沸腾,冲垮了周王朝的堤坝;秦二世时赵高在朝堂之上指鹿为马,满朝公卿唯唯诺诺,少数说真话的人被一一清除,秦二世周围再无忠臣;官渡之战,袁绍拒绝田丰、沮授等人的逆耳忠言,曹操则广招贤士,虚心求教,连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也为曹操所用,最终击败袁绍一统北方。在接下来的赤壁之战中曹操却一意孤行,败走华容道后痛哭谋士郭嘉早死,致使身边无人劝谏自己纠正错误。

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可以发现,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同志鼓励大家要勇于发表不同意见时提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就是借鉴了魏征倡导的“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敢于直言的思想精华;1949年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讲到党委会的十二条工作方法,强调党委书记要当好“班长”、要把问题摆到台面上来、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这些思想历久弥新,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胸襟气度;周恩来总理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讲话时指出:“要提倡讲真话,即使讲过了火也要听,唐朝皇帝李世民能听魏征的反对意见,把唐朝搞得兴盛起来,他们是君臣关系,还能做到这样,我们是同志关系,就更应该能听真话了。”古代的君臣关系是“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在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都很复杂的当下,讲真话、听真话都需要勇气和党性。正因为缺少讲真话、听诤言的良好政治生态,导致了“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背后不说人”庸俗哲学的一度盛行。

我们需要像魏征一样的镜子,在民主生活会上,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开展批评;在出现苗头性问题时,站出来秉持公心、说句公道话。这不仅关系到个人党性修养,更关乎一个政党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不时提醒,才能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二、镜子的魅力

“谏”字包含多重意蕴,而要义在“直言以劝正”。《说文》曰:“谏,证也。从言柬声。”《广雅·释诂一》曰:“谏,正也。”《字汇》曰:“谏,直言以悟人也。”综上所述,“谏”的基本内涵是,以正直之言启悟别人。贞观十三年(公元639),魏征见唐太宗的思想行为,已不如建国初期那样励精图治,克己爱民,而是逐渐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变,便上了一道有名的“十渐疏”,痛切陈辞,要唐太宗提高警惕,否则将后悔莫及。这便是被梁衡称为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之一的《谏太宗十思疏》。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思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唐太宗曾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思说,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以分清是非,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必然会受到蒙蔽。为此,举出事例。“上古之人曾说过,凡事都要征求割草打柴的老百姓的意见。在尧和舜当政时期,广开四方之门,招揽天下的贤人,为的是看见民间的疾苦,听见民间的呼声,做到下情上达,天下无壅塞。由于执政者对天下的大事无不知晓。象共工和鲧这类奸佞之人,再巧言令色也不会有市场;梁武帝偏信骄奢弄权的朱异,结果是侯景兵围台城,终于困饿而死;隋炀帝偏信唯诺取宠的虞世基,使得天下大乱,国破身亡。照此说来,人君只有广泛地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使下情能够上达,大臣要想堵塞或匿情不报也是不可能的。”

文治武功,励精图治,终于迎来了贞观之治。唐太宗曾问群臣:“魏征与诸葛亮相比,谁贤?”有大臣回答说:“诸葛亮有将相之才,魏征比不上。”唐太宗却说:“征蹈覆仁义,以弼朕躬,欲致尧、舜,虽亮无以抗。”意思是说,魏征文韬武略,用仁义礼节辅助我治理国家,欲使我拥有尧帝和舜帝一样的圣名,即使是诸葛亮也无法与之相比。

三、借鉴的意义

《贞观政要》、《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都客观记载了魏征勤政爱民奉旨放赈救灾的故事和魏征犯颜劝谏皇帝嫁女也不能超标准办理的史迹。魏征身为朝廷重臣,又深受唐太宗赏识,可谓位高权重。然而,魏征一生无论为官还是做人都堪称楷模。史书记载,魏征既不偏爱声色犬马,也不喜聚珍宝古玩,只是收藏了许多有价值的图书典籍和名家墨宝。古人讲究“寿终正寝”,意思是年老病死后,灵堂要放在家中正屋正中的房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魏征病重的时候,居然简陋得连个正厅都没有。辞世之后,唐太宗欲按一品官的规格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被裴氏夫人婉拒。最后,朝廷只好按照魏征生前遗愿,简单操办。

魏征的治国理念、忧患意识和清廉精神,对现实具有极强指导意义的人格特质、廉政思想、修身自律等观点,以及其“易主不移志,为官不忘民,奉公不徇私”之一以贯之的思想品质;还有魏征所具有的布德施惠、居安思危、志存公道、抑情损欲、兼明偏暗、谨言慎行、深谋远虑、高山景行等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闪光东西,永远是世代做人的指南和执政治国之策;魏征的民本思想、廉政作风、法制观念、改革攻略,正是当今社会大力弘扬和倡导的时代精神,对于当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魏征不仅是盛世长安的骄傲,也是一个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缩影。盛唐之所以兴盛,名相魏征功不可没。我们必须以史实的眼光看待这段历史。因为作为“人镜”的魏征,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人格魅力不仅在唐代成为做人的一面镜子,至今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魏征的人格魅力必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说,反腐倡廉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我国古代的谏官制度在反腐倡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们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