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安康市水利局关于印发《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实施方案》的通知 | ||
索引号 | 016048180/2023-0158 | 公开目录: | 政府文件 |
公开责任部门 | 市水利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安水发〔2018〕175号 | 成文日期: | 2018年08月28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8-08-29 10:10 |
各县区水利局、宁陕县农水科技局、恒口示范区社会管理局,市局各有关科室和单位:
为认真抓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意见》(安发〔2018〕12号,以下简称《意见》)及《<意见>分工方案》(安办字〔2018〕67号)有关要求,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密切协作,保障全市2020年以前全面实现精准脱贫和2020年以后聚力消除相对贫困、推动全面振兴,特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实施方案》。请各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局各科站、单位要结合各自具体情况积极贯彻执行,并进一步细化方案,明确年、季任务目标,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保障任务的全面落实,确保季报、年报的按时报送。
特此通知
附件:安康市水利局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安康市水利局
2018年8月28日
安康市水利局
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
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做好新时代全市“三农”工作,实现安康“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意见》(安发〔2018〕12号)及《<意见>分工方案》(安办字〔2018〕67号)要求,特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发展总纲,聚焦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和建设现代化安康奋斗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推进农村综合整治为着力点,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底线任务,推进《意见》任务的落实,细化举措,明确责任,密切协作,保障2020年以前实现精准脱贫和2020年以后聚力消除相对贫困、推动全面振兴,努力实现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长远目标。
二、重点任务
脱贫攻坚旨在让贫困人口同步迈入小康社会,聚力消除绝对贫困;乡村振兴着眼全体农村居民创造美好生活,聚焦农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战役。按照《意见》分工方案,市水利局重点任务如下。
(一)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优化农业产品布局,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县域特色产业。聚力打造富硒水产,形成富硒产业集群。
(二)实施质量兴农行动。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农村灌溉库渠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全面推行“河长+警长+X”治河,实施水保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
(四)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稳步推进水利设施产权改革等农村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五)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施以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为核心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县级财政预算应列支专项经费用于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补助,确保贫困地区饮水安全基础设施全面达标,稳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盖率。
(六)建设高素质“三农”工作队伍。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加大对县镇村干部的系统轮训,持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行政能力素质、农村专业知识,打造一批坚强有力的本土化“三农”队伍,让他们成为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
三、分解落实
按照《意见》分工提出的重点目标任务,结合《安康市2018-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和《安康市“十三五”水利扶贫规划》及我市水利工作实际,细化2018-2022年任务如下。
(一)农田水利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提高农业增收基础保障,推动贫困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为重点,兼顾小微型水源工程和堰渠库塘改造,形成“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排结合、库塘井渠配套”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积极在传统地表水灌区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在丘陵山区兴建“五小水利”工程,配套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丘陵坡地的杂果园、茶园、设施农业园区等高经济附加值作物区,大力推广喷灌、微灌技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加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断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健全运行管护机制、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切实加强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到2022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其中。重点发展管道输水灌溉面积7万亩、喷灌面积6万亩、微灌面积2万亩。(责任领导:闵进位 责任单位:水管站)
(二)重点水源工程。以乡村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城镇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开工建设部分重点水源工程,全面提高用水保证率,增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用水保障。建设恒河水库,总库容8822万立方米,向恒口镇及五里工业集中区年供水1亿立方米,向恒惠渠补水1281万立方米;建设小型水库,争取开工4座,新增库容382.61万立方米,总供水533.9万立方米。(责任领导:曾忠文、李本成 责任单位:规计科、技术科)
(三)江河治理工程。积极加强城镇、移民搬迁安置点等人口聚集地和重点地段的保护,逐步提升部分乡村重点地段洪水防御能力,有效保护乡村居民和土地安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实施汉江综合整治24处重点防洪工程,新修、加固堤防和护岸50公里;实施中小河流治理22处防洪工程,新修、加固堤防和护岸118公里;实施重要支流旬河和子午河安康段防洪工程,新修、加固堤防和护岸9公里;实施汉滨区陈家沟等3条山洪沟治理工程,新修堤防护岸8.1公里;扎实开展月河综合整治前期工作,分县区开展可研及初设工作,以月河干流及恒河、观音河、洞河、付家河等主要支流汇入口整治为重点,综合治理河长75公里,包括堤防建设、疏浚清淤,河岸生态修复,湿地保护与修复等,全面提高江河沟抵御洪水灾害能力。到2022年,重点城镇村重点地段得到安全保护,防洪标准和所在河段抗冲能力有效提高。(责任领导:曾忠文、李本成 责任单位:规计科、技术科、信息科)
(四)河道沟塘清洁。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加强组织管理,全面推行“河长+警长+X”制,吸纳贫困户参与管护。按照“畅通水系、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方便群众”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村庄河道库塘整治清洁力度,全面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施河道沟塘清洁工程,着力抓好垃圾杂物和漂浮物清洁,突出治理污水塘、臭水沟,整治乱占乱建、乱采乱挖,拆除障碍物、疏通水系,加快河网生态改造,提高水系自净能力,2020年基本形成镇村农村河道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责任领导:曾忠文 责任单位:河道科)
(五)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全覆盖工程。以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为核心,通过新建或改扩建集中供水厂、改造村级工程、更新改造供水管网等措施,确保贫困地区饮水安全基础设施全面达标,更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全面开工建设部分重点水源工程,积极补充乡村生活用水需要,全面增强用水保障。高度重视水质达标工作,高标准建设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解决好可能存在的微生物、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大力推动“量化赋权”改革试点和村级供水协会的组建工作,鼓励农民、村组集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新型农业合作主体等参与工程建设经营,建立农村供水良性运行管理机制,全力提升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到2020年,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严重缺水地区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一般地区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贫困村饮水安全全覆盖,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全部达标,确保100%在册贫困人口吃上干净水。(责任领导:唐大明 责任单位:供水科)
(六)生态渔业产业。正确处理渔业产业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科学划定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合理确定湖泊水库等水域养殖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发挥乡村产业脱贫增收优势,助推养殖户精准脱贫。全面削减(取缔)汉江主要干流湖泊投饵网箱养殖数量,大力发展保水渔业,推广滤食性鱼类养殖。鼓励和引进水产品加工企业,推动传统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深度研发,走精深加工之路,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安康生态鱼”水产品品牌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水产品,推动水产品减量增效,提高乡村渔业产业文化氛围,增加脱贫户脱贫村产值收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到2022年,实现全市水产品产量5万吨,建成15个市级、15个县级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园。(责任领导:唐大明 责任单位:渔业局)
(七)水资源保护。加强底线约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效保护和修复乡村生态环境。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应保障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治水质污染。建立饮用水保护区,设立标牌、界桩,加强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定期开展水质监测,确保水源水质达标率达92%以上。加强水功能区监管,控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完善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到2022年,全市饮用水安全率达100%。(责任领导:闵进位 责任单位:水资科)
(八)水保生态治理。高度重视农村水保生态建设工作,认真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秦岭水保生态修复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示范园区和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扶持发展致富产业,统筹山水田林路渠舍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在脱贫攻坚、振兴乡村发展中的基础性、综合性作用。到2022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实现年治理水土流失总面积850平方公里的目标任务,有效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保护与恢复林草植被,有效减少输入江河湖库泥沙量。(责任领导:江道贵 责任单位:水保站)
(九)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强农村以防汛防滑为重点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开展农村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加强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加强农村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健全完善农村永久与临时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生活保障工程。加强农村防灾减灾专业救援和志愿队伍建设。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普及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增强村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避险基本技能。发挥社会组织独特作用,推动政府主导力量和社会组织力量融合,构建多层次的救援体系。以建立完善市县防汛数据中心、监控中心和预警中心,着力提升防汛指挥决策信息保障能力和防汛预警信息到户信息传送能力,不断完善水库联合调度系统。到2022年,全市防汛应急工作实现监测站点布局合理、数据传输畅通无阻、预警发布方便快捷、指挥系统现代高效、防汛信息保障有力的目标。(责任领导:曾忠文 责任单位:市防办)
(十)强化乡村人才支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实施人才兴水战略,以促进水利事业和人才队伍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以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四支人才队伍”建设为主线,培养和造就具有“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的乡村人才队伍体系,为打赢水利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水利人才保障。加强水利系统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责任领导:唐大明 责任单位:政办科)
以上为我局主要任务及分解情况,全局所有科站、单位应以促进农村发展为核心,坚持绿色循环发展之路,积极促进脱贫攻坚阶段性任务的尽快实施,保障广大乡村的全面振兴。没有具体任务的科站,也要集中工作精力,精准施策,促进我市农村水利的全面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不断提升。
各县区水行政主管单位也要制定方案,做好本辖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工作任务分解和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保障各项目标任务的及时完成,市水利局成立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业务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站、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水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工作任务的推进落实。并按照“一项任务、一个包抓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时间表、一揽子抓到底”的原则,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具体工作措施、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确保组织领导到位、责任分解到位、措施保障到位、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大投入。各科站、单位要紧扣国家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争取中、省项目和资金支持,争取更多的资金投资贫困县、贫困村。积极协助县区加强与国开行等融资平台的合作,创新融资方式,破解融资难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投资入股等方式吸引调动金融资本、民营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鼓励社会各界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引导群众自筹资金,为脱贫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三)狠抓落实。各责任科室、单位要围绕目标任务,倒排时间,明确季度、年度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形成具体方案,报水利局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备案,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有力、有效推进。目标任务涉及多个科站或单位的,牵头科站和配合单位要全力协作,紧密配合,确保目标任务按期完成。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工作滞后的,将严格问责。各县区也要积极组织各项任务的实施工作,按时将进度情况及时上报市局各科站、单位。
(四)加强考核。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部门每季度要向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农工办报送工作进展,部门负责人要年末向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专题汇报任务落实情况。各科站、单位要依据重点目标任务进度要求,督促县区做好实施,实行任务到年、到季全程跟踪,对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问责,与单位、个人奖惩、评优挂钩。
(五)按时报送。按照季报要求,从本季度起,每季度最后一月20日前,各责任科站、单位要及时汇总县区任务进展情况,将各自负责的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下季度工作打算形成书面材料,并经单位负责人签字后送规计科(纸质与电子版同时提交)。由规计科汇总报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农工办。报送的材料要客观真实、简明扼要,多用数字说话,项目类的进展情况要说明完成投资额、工程量;综合类的要说明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