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盛,万物勃发。2020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高潮迭起。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宣传活动与往年的气氛相比少了点外在的热闹欢腾。围绕“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的宣传主题,各地以线上活动为主,线上线下联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个水日水周精彩纷呈。
活动虽已结束,但人民群众对幸福河湖的期盼却仍在继续,新的治水篇章仍在华夏大地奋力书写。
氛围与共识
在水周活动之初,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人民日报》《中国水利报》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提出我国水日水周活动的主题,强调要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促进实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相统一的江河治理保护目标,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水利部高度重视水日水周活动,部党组认真研究,提前作出部署并结合新冠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提前发布2020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口号和主题宣传画;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组织开展节水、幸福河以及水与卫生、水与防疫等相关知识宣传;举办网上水法律法规知识问答活动;发布公益广告,开发文创产品,开展视频宣传……
各流域机构、各地水利部门也纷纷围绕宣传主题组织策划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节水护水、幸福河湖、水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不断营造氛围、凝聚共识。
淮河水利委员会利用微视频传递节水微心语;江西水利厅在多家电视台播放节水系列动画;山西水利厅开展节水知识网络竞赛,举办节水画展、节水专题讲座等活动;北京水务局开放官方平台供市民为河湖治理献计策,为节约用水出妙招;湖南水利厅联合省直老干部书画家协会水利分会举办水日水周网络书画展;浙江杭州市水利科普馆正式开馆揭幕……
不论是线上“云宣传”还是线下活动,都趣味十足,创意独特,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节水护水亲水爱水、建设幸福河湖的良好氛围。
全面落实节水优先,已成为行业和社会共识;实现幸福河湖目标,已成为贯穿新时代江河治理保护的一条主线。我们的路径和目标清晰而坚定。
让节水成为全社会自觉
水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之一,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国新老水问题交织,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节水优先是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节水先行,先从机关做起。青岛市水务局在水日水周期间制作了节水专题宣传展板,给各单位发放水法规汇编手册,加强节水器具推广,从会议桌牌到水龙头提示牌,节水护水氛围无处不在。
广东省利用这次水日水周契机,大力宣传节水。广东已有10个县区通过节水型社会创建省级验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保障,加强宣传培训等措施,已有44家省级机关建成节水型单位。广东还探索利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开展节水型高校建设,通过信息化助力节水监管。
节水优先,带动广东省用水效率明显提高。近15年来,反映广东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的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三大重要用水指标,连续呈下降态势。
近年来,我国节水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把节水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党的十九大对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作出重要部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各地相继出台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完善节水政策制度,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节约用水的成效不断提升,公众节约用水意识不断增强。
珍视每一滴水,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清水长流,家园秀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情怀和使命。
节水,无论是对人们的用水习惯,还是对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来说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坚持节水优先,我们要牢固树立节约用水就是保护生态、保护水源就是保护家园的意识,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建立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节水标准定额体系,实行完备的节水评价制度,研发先进节水技术,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水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水成本的水价形成机制。通过制度引导、技术支持、强力宣传,多措并举,综合发力,让节约水、爱护水真正成为全社会的自觉。
用行动定义“幸福河湖”
河湖不仅要美丽,更要体现幸福。
去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首次提出“幸福河”的治水目标,从“美丽”走向“幸福”,印证了人民群众更关注河湖治理的成效与实际体验,彰显了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期待。
今年的水日水周,一直贯穿着关于幸福河湖的讨论与实践。对于“幸福河湖”的理解,也在实践中逐步深化。
3月25日8时,陶岔渠首入总干渠流量达349.99立方米每秒。水日水周期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开足马力向河北河南两省25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
3月24日的监测数据显示,河北省境内生态补水流量合计达151立方米每秒,相当于1天可充满6.5个昆明湖。如此大的生态补水流量,在河北生态补水历史上属第一次。在防疫关键时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沿线河流实施生态补水,体现了大国重器的担当,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宝贵的水利支撑。
水源丰足,河湖健康,人民才会幸福。生态补水是修复和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水利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深入推进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展开了积极探索。
建设幸福河湖,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发动全民治水,进一步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和“有效”转变。
水日水周活动期间,杭州市西湖区组织开展了“巡河大PK,秀水大作战”活动,“小河长”们热情高涨,边走边看,边看边问,并不时捡拾河岸的垃圾,对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用实际行动保护身边的河道。
成都市水务局通过抖音平台开展了一场生动别样的“5G巡河都当‘云河长’”直播活动,市民观众一起看直播巡河,过一把当“云河长”的瘾,以此纪念这个特殊的水日水周。
同样,陕西岚皋县以活动为契机,聚焦饮用水水源地、中小集镇、移民扶贫安置小区等区域内的农村小微水体,针对整治农村生活垃圾乱倒、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突出问题,开展全面排查和集中清理整治,进一步提升河湖水域环境质量。
统筹好“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与保护,严格规范采砂等涉水活动,坚决整治侵占、破坏河湖的行为……我们身边的江河湖泊逐渐变得明媚动人。
建设幸福河湖,还需要统筹好除水害和兴水利,加快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加快完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如期全面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建设幸福河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系统治理,立足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一生命共同体,统筹兼顾各种要素,协调各方力量,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3月22日,“世界水日”当天,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开辟了电话、网络、微信“三位一体”、面向社会、“一号对外”的水利强监督新渠道,这也必将凝聚全社会节水爱水护水的强大力量。
幸福河湖,标准在于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每滴水都成为幸福源泉,承载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梦想。让我们对照江河治理保护目标,用更多的实际行动,注解幸福河湖的丰富内涵,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的水利支撑和保障,让美丽河湖映照每一个人幸福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