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千年古镇恒口是一位绝世美女,那么,水就是她的眼眸、她的肌肤、她的血液、她的灵魂,让她散发出令人心动的魅力。
恒口的水吟唱在山间、演绎在池中、弹奏在河里。它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月河、恒河,然后在镇中心手拉手、肩并肩地流入汉江,奔向大海,跳起岁月的芭蕾。月河与恒河在流经恒口时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把恒口分为三大块,恒口人生怕这三块土地被水割裂带走,便在河上修建了八座大桥,做针线般把三块土地结结实实地缝在一起,恒口镇便依水而建,与水为邻,恒口人也依水而居,与水相伴。
恒口的水围绕在山头、升腾在空中、变换在田地间。冬日拂晓,恒口的雾水便肆无忌惮地从河水中跳跃起来,从庄稼地里升腾起来,整个恒口盆地便浓雾弥漫,团团朵朵,如母乳、如奶酪、如蝉翼、如棉花、如白纱,像是谁抖开了一件轻柔的衣衫,飘飘忽忽地披在身上,迷迷糊糊,朦朦胧胧。夏雨过后,坝河的雾又变换了新的模样,玩起了造型,变换了阵势,一会儿从越岭关沿月河搭一座雾桥,车水马龙,来来往往;一会儿在东坝建起一幢海市蜃楼,影影绰绰,繁华异常;一会儿在稻草街变成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张牙舞爪……千姿百态、肆意奔放,让人眼花缭乱,成为恒口的一道奇观。
恒口的水潜藏在地下、储存在山坳、喷涌在石缝。恒口人最早吃水取自于地下,那时,家家户户院子里都安有一种铸铁制造的压水工具,压水时,要先往井口里倒一瓢水,然后握住把手快速地一上一下地压,很快就会从出水口流出水来。后来,由政府出资、群众投劳,恒口先后建立了自来水供水点,解决了恒口人的吃水问题,自此,压井取水在时代变迁中成为历史,存在于恒口川道人们的记忆里。
恒口的水流金淌银。只要你在月河里随便抓一把沙子起来,就能看到里面有麦麸子大小闪着金黄光亮的东西,那就是未经提炼的金子,恒口的沙金,蕴藏量居全国之首,安康古称金州,就与恒口盛产黄金有关。古时候淘金不像现在这么高科技,每一个步骤都要靠人工完成,唐代诗人刘禹锡就写了九首淘金诗,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从诗句中,不难看出古人淘金的辛苦。解放后,这里成立了安康金矿和恒口金矿两家淘金公司,采用机械化操作,将月河沙金淘出、加工、提纯,运往全国各地,作为俊男倩女佩戴的饰物,打扮出了数不清爱美的人们。现在,月河畔的恒口古镇还保存着流传千年的“淘金码头”,再现了汉唐古淘金工艺,如果你愿意,找点时间就可以亲身参与体验挖砂、筛淘、冲洗、找金子的整个过程。
恒口人爱惜水,更会利用水。他们在区域内的河流上先后修建了滚水坝、新民水库、黎家沟水库、白鱼河水库等十几个水利设施,用以储丰补欠、灌溉良田、旅游观光。最为有名的是修建于明嘉靖十年、号称安康“都江堰”的恒惠渠,它是安康最大的自流引水灌溉工程,东西干渠总长28.55公里,支渠约15公里,灌区辖恒口、大同、五里、建民的80多个村,灌溉面积2.48万亩,让月河川道成为恒口镇的“粮仓”、汉滨区的“白菜心”、安康的“鱼米之乡”,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安康人。
恒口的水有形状、有颜色、有姿势、有情调,有利自然,有恩人类,越品越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