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安康市水利局> 水利新闻> 水利文化>正文详情

水润乡土面貌新

作者:张天兵发布日期:2021-03-23 18:33
分享到:

今年在老家过春节,亲友们聚一起闲聊时,有人不经意间说起自来水的话题,这不由得勾起我对早年在家用扁担挑水吃那段历史的回忆,对村中用上自来水悄然带来的变化,我也感慨万千。

中学毕业,我接过父亲肩上的挑水扁担。母亲要求一天最少三担水,这一挑就一直延续到我南下广东才算结束。记得当时村口有一口公共老井,井水清澈甘甜,那是我每天要去挑水的地方。早先,这口井是用一根长圆木固定在一棵大乌桕树上,圆木底部绑一块石头,利用杠杆原理从井中取水。后来老树枯死了,又请焊工改了一个铁架式的辘辘,轱辘中间卷筒一侧留一个孔,从中再穿一根长绳子,村民摇动卷筒放桶入井,然后用手一抖,向下一送,向上一提,空桶翻转灌满水,再摇动卷筒慢慢收绳提桶上来,勾上扁担,上肩挑走。

每天早上开门,挑水是每户人家的大事,这个时段往往也是挑水的高峰期,井台上会排起长队,大家见面利用间隙时间,谝几句闲传,一些性格开朗活泛的爷孙辈、兄嫂之间见面相还会互相打趣,其中不乏一些荤笑话,井台上常常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挑水最怕的是取水时水桶不慎掉在井里,而这种现象却是在所难免。倘若遇到这种糟心事,唯一的法子就是赶忙去请住在村口的柱头帮忙打捞。柱头是个热心肠,往往收上两三包烟的报酬后,会用一根长竹竿绑上一个大铁钩,赤脚踩着井内石头缝上一步步往下挪,到了井下便叉开双腿,双手用竹竿在水里来回搅动探寻,不消一根烟的功夫,就会用铁钩把桶打捞了上来。只是井水搅浑后,大伙一时半会都取不了水,于是便有村民嘟嘟嚷嚷骂开了:“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全村人都来喝你的洗脚水……”柱头听了也不生气,只是憨笑回答一句:“人家桶掉下去着急嘛,澄一晚上明早再挑。”

通常这种情况下,我只好转向选择到附近的东红村或官木楼村担水吃。而去别的村挑水,因路途远了些,中间往往要歇上好几次,倘若是挑上三担水回家,时常会耗时大半个早上。

有时会因土路不平,或雨后泥泞,步子迈得不稳,摇摇晃晃中会把桶中的水溅出来不少,好不容易把一担水挑回家时,常常变成了多半桶。

母亲见状,也不多说,转身从门前菜地剥两片青菜叶子递给我,嘱我洗净,挑水时放在桶面上,走路时甩开膀子,尽量保持平衡,做到扁担和着步子的节奏配合……掌握了这些要领,此后我挑水都是满桶回家。

挑水吃虽算不上大的力气活,但时间长了让人有些不耐烦,若有个大小事情耽搁,还得连夜打着手电筒挑水回家把水缸提前储满。于是,心中一直盼望着村上能早一日安上自来水,无奈村组集体经济是“麻袋绣花底子太差”,一直“不架势”,常常也只能是“望水兴叹”。

事情到了1996年有了转机,这年新一届干部上任后,开始把村中安装自来水管道的事摆上了议事日程。在之后的时间里,村上相继展开了选址、集资、修建水塔、安装铺设管道一系列行动,并于当年夏天正式竣工。

通水的这天,全村男女老少按捺不住心里的喜悦,人人脸上挂满了笑容。母亲走进厨房打开水龙头,望着哗哗流出的清澈自来水,眼里竟泛起泪花。

终于告别扁担挑水吃了!这一天我的内心也有着说不出的高兴和激动,晚上坐在灯下我写下了一篇新闻稿投给了安康日报社和安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稿于报纸刊登、电台的大喇叭播出后,在全镇引起了不小的哄动,双兴村一时之间成了全镇第一个吃上自来水的村子,引得其他村子的村民羡慕不已。

俗话说水为财,水通则财通,就在当年,村民陈长治、陈长陆两兄弟,把自来水引进大棚,率先带头种香菇。结果“一花引来百花开”,几年时间双兴村就变成了闻名全市的香菇专业村,鲜香菇因量大质优挺进了西安、湖北十堰、武汉等市场,还漂洋过海出口到日本,不少村民依靠香菇这个宝贝金疙瘩发家致了富。

2002年,我从广东回了趟老家,村中的变化让人有些目瞪口呆。村子里的房子齐刷刷换了茬,家家盖起了新楼房;烂土路变成水泥路,路旁竖起了一盏盏崭新的路灯;村中一口以往乱丢垃圾的臭水塘,被填平硬化变成新广场,周边种上了香樟树,摆上了大花盆、垃圾桶,安装起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篮球架……

说到村中的自来水,村主任告诉我说,这几年村中楼房建多了,水压变小了,在向汉滨区财政局申请到人畜饮水工程拨款后,村中不但把水塔升高了,还将原来老化生锈的铁水管全部更换,并在3个小组各打了一眼抗旱井,使村民的生产生活有了根本的保障。现在村中除了种香菇的,还有种草莓、大棚西瓜、大棚葡萄,养鱼种菜的,呈现出一派百业兴旺的喜人景象。

从扁担挑水吃到用上洁净的自来水,再到产业发展和村中可喜的变化,回忆中一丝淡淡的苦涩掠过心头,一种幸福感在心中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