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安康市水利局> 水利新闻> 县区水事>正文详情

汉阴:“四化”破解秦巴山区农村供水保障难题

作者:赵晓晨发布日期:2022-05-23 08:19
分享到:

“十三五”以来,汉阴县锚定实现全面小康,聚力推进脱贫攻坚,运用“四化”措施,蹚出了一条体制机制创新、数字科技赋能破解秦巴山区“吃水难”的新路子。

一是系统化驱动。汉阴县探索“五位一体”责任机制,分级厘清明确各方责任,分类细化落实保障措施,调动地方政府担起主体主责、水利部门做好行业监管、镇村基层落实属地管理、供水单位开展运行管护、社会群众主动参与;构建运维经费筹集机制,集镇、社区等实行计量收费,散户采取“基准水费+计量水费”收取方式,并在水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维修养护基金,同时县财政筹措200万元作为供水专项基金;落实考核奖补退出机制,县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作为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补助经费,由县水利部门和各镇具体组织实施。

二是科学化提质。汉阴县以高标准科学建设、智能化科学监管,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将千人以上工程二氧化氯消毒设备更换为智能次氯酸钠消毒方式,为无供电条件的小微供水工程安装太阳能电解食盐消毒设备;建成汉阴县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每年落实检测经费100万元,并顺利通过了CMA资质认证工作,由县疾病预防机构定期抽检千吨万人水厂建设标准化水质化验室、日供水规模在100立方米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实现水质检测监测工作常态化。

三是市场化运营。通过盘清家底赋权、市场运营提效、国有公司兜底,保障资产安全,发挥供水效益。对全县农村供水工程清产核资,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财政资金投资建设的供水工程,经营权面向市场主体或社会组织放开;在涧池镇开展先行先试,将镇村水厂经营权交民营供水公司运营,实现了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针对41个村集中供水用户分散等问题,成立县属国有农村供水公司进行专管,填补供水管理“真空地带”,做到了管护责任落实全覆盖。

四是智慧化运维。“一个中心”管理监测,“三大平台”智慧服务,“一个终端”便捷缴费为供水保障赋能。汉阴县组建了农村供水管理中心,将县城及周边乡镇水厂纳入统管,对设备安全、水质水量、从业人员实行远程监测调度,逐步实现所有水厂集中监管和预警处置;依托县农村供水管理中心,搭建智慧监控、智慧制水、智慧管网平台,实现了水源地、水厂、管线等信息数据资源共享,自动监控智能运行;开通“汉阴供水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群众通过“汉阴掌上水务”APP,即可实时获取用水信息,进行账单查询、在线报修等,城乡2万多居民实现微信、支付宝即时缴费,彻底打通了供水保障“最后一公里”。

据悉,截至2021年底,全县累计建成供水工程1058处,农村集中供水率96.48%,自来水普及率99.31%,解决改善了27.2万群众的饮水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