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扛牢一江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广泛培育组织和发动民间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护河公益活动,着力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全民同心守护一江清水,让每一条河流实现“有人护、管的住、水清亮、产业旺”的美好愿景,涌现出一大批民间护河、巾帼护河等先进典型,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并获评全国河湖长制典型案例。
创新模式,全面构建河湖共管共治体系
安康市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素有“秦巴明珠”的美誉。全市推行深化河湖长制以来,为进一步建设水清岸绿、生态宜居、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安康市立足实际,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河湖长制+志愿者”的工作机制,按照“党政引领号召、爱心人士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和“区域与流域相结合”“就近、方便”“家乡河流乡亲护”的思路,全面建成共管共治志愿护河体系,全市建立各级志愿护河组织400余支,护河志愿者达1万余人,常年组织漂浮物打捞和清河行动,累计巡河护河3万余公里。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全面建立护河员制度的通知,建立公益岗位护河员队伍3000名;市县河长办分别与团委、妇联共同推动,组建女子护河志愿队136支、7782人,组建“河小青”护河志愿服务队63支、2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并面向社会招募了第一批100名“民间河长”。同时通过整合各方护河力量,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申请聘用、职责任务、巡查内容、巡查处置记录,并精心策划活动,强化后勤保障,为志愿护河人员购买意外保险、发放高温补贴、建立慰问关怀机制和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志愿护河人员履职能力。各级河湖志愿者在汉江流域常态化开展守水护河,已成为安康全面深化河长制、治水显成效的重要社会力量。
典型示范,全民发动共护一江清水北上
安康市在深入开展河湖水域岸线共治共保志愿护河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志愿者和团队,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旬阳市双河镇高坪社区居民朱先萍自发成立“女子义务护河队”,常年定期组织双河高坪社区段妇女巡查河道、捡拾垃圾,以自己的行动还河道以整洁美丽。通过示范带动,旬阳市已建立起38支义务女子护河队。汉阴县博元公司负责人张元江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志愿护河队,参与到汉阴水源地及周边河湖保护之中,累计投入公益资金4300余万元,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置换驿站18个,用点点滴滴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保护河湖健康行动中。旬阳市退休干部王孝文已年近古稀,于2018年成立了“旬阳市守护汉江志愿者联合会”,现有会员240余人,率队在汉江流域的汉中市、安康市和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丹江口市等地开展“保护汉江水资源”宣传活动100余次,发放宣传倡议书、环保购物袋等30000多份,开展擦亮汉江清洁整治行动50余次,清理汉江两岸及水域垃圾100余吨。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各级志愿护河组织定期开展义务捡拾、河道整治,在河流生态保护、新民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朱先萍、张元江分别荣获全国“巾帼河湖卫士”“民间河湖卫士”,是陕西省唯一获奖地市。以旬阳“女子义务护河队”为素材拍摄的纪实性河长制微电影《护河女使者》在全国播放形成影响。2022年,安康市推送的“38支义务护河队呵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获评“全国河湖长制典型案例”、王孝文获评“全国最美十大河湖卫士”、朱先萍获评“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在典型示范的带动感召下,形成了全民参与河湖管理保护的热潮,还有“绿色秦巴”等多个民间公益组织活跃在河湖生态保护中,我市志愿护河“朋友圈”越来越大。
长效治理,全力打造健康美丽幸福河湖
安康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河长办积极组织开展“保护汉江 青年志愿行”“小手拉大手 共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 保护母亲河”“巾帼美河靓家园”“共享一片蓝天 共饮一江清水”等专题实践活动,以世界水日、世界环保日、学雷锋月等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巾帼护水岗、河小青等作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退休居民、妇女、学生、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河湖保护,通过常态化开展河道垃圾清理、护河文明劝导、河流污染监督、植绿护绿、河湖保护知识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共发放宣传教育材料10万余份,开展活动2000余场次,为保护一江清水永续北上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缔造了人水和谐共生的绿色家园。通过全民参与,多方发力,安康河湖水质持续为优,汉江出陕断面始终保持Ⅱ类水质,全市水环境质量考核多年排名全省前列,平利县石牛河、镇坪县竹溪河、汉阴县观音河近期入围全省首届示范河湖。同心守护一江清水永续北上,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安康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打造健康美丽幸福河湖,“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目标正在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