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瀛湖秀美风光。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 宋洋)“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伴入城”。6月21日,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安康市。在这里,当地政府和群众用心呵护水资源,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安康瀛湖秀美风光。
做好“水文章” 吃上“生态饭”
6月的瀛湖山峦叠翠,碧水传情。山在湖里,湖在山中,泛舟湖上,目之所及尽是诗情画意。
“现在瀛湖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岸边的漂浮物不断减少,湖里的鱼儿也越来越多……”作为瀛湖环境改善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瀛湖漂浮打捞队队长尤应武深有感触,打捞队成立10年来,他每天天不亮便和队员乘着小船,带上抄网,仔细检视库区,不遗余力地守护瀛湖的旖旎风光。
安康瀛湖秀美风光。
瀛湖位于安康市区西南18公里处,系20世纪90年代安康水电站大坝拦蓄汉江水形成,是陕西省最大的河道型湖泊,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入水量占丹江口水库总入水量的60%以上,承担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的重要使命。
“安康属于地质灾害频发区,而瀛湖上游居住着安康市4县(区)的大量人口。每到汛期,湖面就容易堆积漂浮物,成为影响汉江水质保护的重大隐患。”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吴平介绍,为了确保瀛湖湖面清洁、水质安全,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常态化开展漂浮物打捞,做到平时常规巡查和汛期突击打捞相结合,还探索建立了“水岸一体”漂浮物打捞工作机制,有效地保证了瀛湖水质的安全。
瀛湖漂浮打捞队工作人员正在工作。
瀛湖的“变脸”得益于当地对水生态的长效治理。
网箱养殖曾是困扰瀛湖水质的一大难题。大量饲料在湖底沉积、发酵,造成局部水域水体富营养化。为此,安康市政府积极组织开展瀛湖网箱清理整治行动,历时5个月,共清理3万余口网箱。近几年,瀛湖生态旅游区巩固拓展网箱清理整治成果,确保不新增一口网箱。瀛湖水质稳定在国家地表水水质Ⅱ类标准。
治水与惠民偕行,达到人水和谐的状态,是水生态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治理取得成效,如何做好“水文章”,让更多百姓吃上“生态饭”?当地村民给出了答案。
采访团采访瀛湖镇桥兴村党支部书记唐汉邦。
坐落在瀛湖边的桥兴村曾经以发展网箱养鱼为主,到2018年网箱清理整治后,该村因地制宜,探索发展高山茶叶、瀛湖枇杷等种植业。同时,依托瀛湖丰富的旅游资源,鼓励村民开办起特色民宿、农家乐。村民们摇身一变成了坐在家门口“卖风景”“卖生态”的“新农人”。
“截至目前,我们村种植高山茶叶2600多亩,种植瀛湖枇杷800多亩,开办特色民宿、农家乐18家,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找对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桥兴村党支部书记唐汉邦说。
安康市南水北调环境应急处置中心。
建成环保“110” 实时守护水质安全
水生态治理不仅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还离不开“智慧”的加持。
“这里就是我们白河县下卡子河段的实时在线监测数据,每24个小时进行一次更新,这里主要监测水质的酸碱度、高锰酸钾、重金属等12项指标……”在安康市南水北调环境应急处置中心,工作人员王静指着大厅中的电子显示屏向大家介绍道。
工作人员向采访团介绍环境应急处置中心指挥平台建设情况。
北靠秦岭、南依巴山的安康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承担着南水北调63.18%的供水量。为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提升水污染应急处置能力,安康市专门设立了南水北调环境应急处置中心,2015年在全省率先建成了环境应急处置中心指挥平台。该平台系统由地理信息、监测监控、环境应急等九大板块构成,九大板块既独立又关联。
安康水电站。
在地理信息系统板块中,通过河流流域、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14个专题图对安康市集雨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1037条河流、21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41个汉江水质监测断面、38个汉江沿线重点排放口、93家重点风险源、132家重点污染源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安康水电站。
“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对我们市域范围内的重点企业进行实时监测监控,一旦数据发生异常,我们中心的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向当地的环境执法大队进行转办,同时会在我们的工作群进行预警。”安康市南水北调环境应急处置中心副主任何勇表示,通过这套先进的智慧环保管理模式,安康市南水北调环境应急处置中心真正起到了环保“110”的作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转办问题,第一时间处理问题,确保了汉江水质的稳定达标。
眼下,数智化技术正不断为安康水生态监测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赋能。“今年我们的平台又进行了升级,通过新的技术,后方可以与前方工作人员进行视频通话,起到了实时监管的作用。在应急状态下,还能把现场信息及时回传给中心,供相关部门进行决策处理。”何勇说。
据介绍,平台自运行以来,转办在线监测超标异常数据840起,化解环境舆情873件,成功处置汉江水质污染突发环境事件2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