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安康市水利局> 水利新闻> 媒体聚焦>正文详情

陕西日报:一江“南水”谱新曲

作者:发布日期:2024-12-18 17:22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刘印 徐颖

12月6日一早,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桥兴村,点点炊烟升腾。这个碧水环绕的村子,从瀛湖的“怀抱”中醒来。

“以前,一辆又一辆车拉着鱼出去;现在,一辆又一辆车载着游客进出。”桥兴村党支部书记唐汉邦感慨万千,“山水还是那个山水,但我们彻底换了个活法!”

瀛湖是安康在汉江上筑坝形成的人工湖,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汉江在安康境内流长340公里,常年流量262亿立方米。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安康市及时叫停了年产值超4亿元的网箱养鱼产业,并在瀛湖库区实行禁渔,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通水10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680亿立方米,受水地群众所用的每10杯水中,有7杯来自陕西。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10年来,陕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陕南三市产业结构调整,最大程度减少对水源地生态的影响破坏,确保汉江出陕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以上。

不信青山“唤”不回

12月5日,走进安康市紫阳县麻柳镇麻柳村,沿着通村水泥路而上,200余亩茶园映入眼帘。

一垄垄低矮的茶树依着山势排布,如同印在山间的道道指纹。谁能想到,这片茶园的所在地曾是一个水泥厂的矿石原料开采区。

“当时,厂里有五十几个工人,水泥年产量超10万吨,产品在秦巴山区供不应求。但是,只要生产线开起来,方圆几公里都是飞尘,哪里有现在这么好的环境!”原水泥厂负责人于安林回忆。

紫阳县地处巴山北麓、汉江上游。2013年开始,紫阳县把涵养水源、保护生态作为重中之重,逐步关停工艺落后且能耗高、污染大的工业企业,腾笼换鸟,为绿色产业发展留出空间。

2014年,这个水泥厂正式关停。麻柳镇近6000亩的茶园,让于安林看到了新的机遇。

茶叶产业是紫阳县最具优势的传统产业。2018年,于安林在原来的矿石原料开采区上建的茶厂正式投产。

山绿了,水清了,茶叶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麻柳村从矿山到茶山的转变,正是陕西全面加强水源地保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统计数据显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10年来,陕南三市关停并转迁了370多个污染严重的企业和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8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3个,在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民共治“守”初心

12月4日7时,天刚蒙蒙亮,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马角村党支部书记李占良带上装备,开始了新一天的巡河。

马角村是丹江发源地,涓涓溪流干净清澈。

作为汉江最长的支流,丹江从这里出发,奔流向东390公里后,进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渠首──丹江口水库,随后一路北上,滋润京津。

“大家都知道这水是要送到北京去的,守护好水源就是我们光荣的使命。”李占良说。

12月5日,安康市南水北调环境应急指挥处置中心的指挥平台大屏上,汉江流域各监测点位的实时监控画面清晰可见。

“实时在线监测数据每4小时更新一次,主要监测水质的酸碱度、高锰酸盐、重金属等13项指标。目前,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以上……”该中心副主任何勇说。

安康市南水北调环境应急指挥处置中心先后接入应急管理、气象、运管等多个系统,还与湖北省十堰市签订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议,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以全流域的“智慧升级”,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不只是安康,10年来,陕西对陕南三市所有水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

目前,陕西实行省委书记、省长双总河湖长制,省长和常务副省长分别担任汉江、丹江的省级河长,带动汉江、丹江流域内的6800余名河湖长履职尽责;

汉中、安康两市打破行政边界概念,开展汉江流域协同立法,加强上下游联防联治;

着力提升环境监管体系、环境执法效能、水源安全风险防范水平,筑牢水源保护安全线,压实流域保护责任……

在多项措施推动下,汉江、丹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10年来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流域内7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Ⅰ类,江水丰盈,水流澄澈。

陕西用一江碧水彰显使命与担当。

绿水青山“惠”民生

在汉江汉中主城区段的天汉湿地公园,一江秀水碧波荡漾,飞鸟翩跹嬉戏。

“以前,这里是一片荒滩,杂草丛生。现在,这里风景如画,成了我们身边的幸福园。”汉中市民张建生说。

经过多年治理,天汉湿地公园已修复绿地约145.6万平方米,有自然水域6平方公里、生态岛屿219座;生长着314种植物,30种鱼类、80多种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陕西突出污染防治重点攻坚,强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从源头守护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全力保障汉江、丹江流域的河湖水质和生态环境安全,践行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庄严承诺。

——在优化水环境、改善水质方面,完成了3083个入河排污口的逐一溯源。陕南三市31座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在推进矿区生态系统恢复方面,实施汉江、丹江流域涉金属矿产开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汉中市略阳长沟、寺沟硫铁矿矿硐封堵和10套硫铁矿废水应急处理设施建设。

——在水域岸线生态修复方面,实施生态流量保障、小流域建设和坡耕地综合整治,完成省级重要湿地调查并实施保护与修复,出台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日趋完善,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的法治基石更加稳固……

12月6日傍晚,汉江白河县下卡子段的水面上波光粼粼。青山不语,从宁强县奔流千里而来的汉水,从这里离陕而去。

漾漾清流润民生。这是一江“南水”的决心,也是一江“南水”的使命。

陕西日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412/12/content_891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