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在第33届“世界水日”、第38届“中国水周”之际,由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主办、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汉阴县人民政府承办,陕西省水文化研究会协办的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学术研究活动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举行。
会议的主题是“守护千年水脉·激活遗产新生”——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技术研究,为下一步遗产保护研究工作探明了路径和方向。参加活动人员集中观看了汉阴凤堰梯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宣传片,来自全国各遗产运行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代表围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技术,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宝贵实践经验,并现场观摩了汉阴凤堰梯田的灌溉系统。
汉阴凤堰梯田于2024年9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经中省推选,汉阴代表在大会作了题为《关于凤堰梯田保护立法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的思考》10分钟交流发言,吸引了全国的目光。汉阴在大会宣传凤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提出多条技术思路,获得国家灌排委、省水利厅专家高度赞扬和支持。通过交流大力提升了汉阴凤堰梯田的知名度,也学习了其他省份经验,为下一步凤堰梯田保护利用,与全国接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水利部农水司二级巡视员党平,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副秘书长高黎辉、执行秘书李若曦,国家水文化专家顾浩、周文凤参加此次活动。来自陕西、四川、江西、湖南、重庆、宁夏、浙江等地的水文化10名专家学者在活动中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