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邹顺生在安康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历史积极备战坚决打赢防汛硬仗

作者:发布日期:2012-08-01 16:57
分享到:

牢记历史 积极备战 坚决打赢防汛硬仗

 

安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邹顺生

 

29年前的731日,特大洪水袭击安康,中心城市顿成汪洋,800多人被洪水夺去生命,我们的家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7.31”这个日子从此成为安康人民心中永远的伤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9年过去了,安康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进步,我们抗灾救灾的能力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因为我市濒临汉江、多水多山,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局地极端天气增多,自然灾害突发性强,并难以预测,所以水患仍然是我们的心头大患。我们必须要时刻牢记“7.31”惨痛历史,紧绷防汛减灾这根弦,不可有丝毫的马虎和松懈,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从今年情况来看,防汛形势更加严峻。7月以来,我市和汉江上游的汉中市遭遇三轮强降雨过程,抢险救灾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推进。近期,我省府谷县遭受严重暴雨灾害,因灾死亡7人、失踪10人,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首都在遭遇罕见特大暴雨之时,道路成河,交通瘫痪,一夜之间死亡77人,受灾人口达190万人,经济损失近百亿元;这些事例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各级党政干部、广大人民群众都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防汛形势的复杂性、艰巨性、严峻性,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临战状态从思想认识和工作措施上做好充分准备,全民参与,同心同行,打赢防汛硬仗。

 

一、安康人要牢记“7.31”之痛,增强水患意识,提高避灾自救能力。广大人民群众要更加自觉地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强化防灾意识,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各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防洪减灾知识宣传,推动防汛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增强全民水患意识和防灾意识,切实将防汛减灾真正深入人心。

 

二、坚持依靠法制、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开展防汛工作。各级各部门都要自觉把防汛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明确职责,依法规范防汛工作制度,推进防汛工作制度化建设。特别是要强化水行政执法,对于影响行洪的工程和行为要及时制止,防止出现责任事故。要树立先进的应急管理理念,按照公共应急管理的科学要求,深化并不断完善专家会商制度、雨情水情汛情灾情公开制度、汉江干流大型水库联合调度办法以及各级各部门响应协同机制,通过探索科学化的防汛工作机制,努力提升防汛工作水平。要依靠群众力量做好防汛工作,积极研究新办法,探索新机制,调动群众参与防汛工作的热情,充分发动群众支持、参与防汛工作,灾害发生时要有效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从根本上做到群防群治。

 

三、把握工作方针,强化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都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提前撤离”的防汛工作方针,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始终围绕保证群众生命安全来开展防汛工作,始终把防止人员死亡,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工作目标。“镇自为战、村组自救、预警到户、责任到人、提前转移”是我市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建立起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镇自为战、村组自救就是要把防汛工作的基层基础夯实,实现重心下移。实践证明,在雨情汛情面前,一个乡镇就是一个作战指挥单位,一个村组就是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各县区一定要把镇村两级防汛工作的各项措施和责任落在实处,把镇村防汛物资和队伍配齐配强,这是确保万无一失的基本保证。预警到户是决定防汛工作成败的基本前提,要依靠短信、电话、广播电视等手段,多渠道、多形式的做好预警到户,尽可能的扩大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入户率;更要注意做笨工作,重点对象、重点区域一定要按照“三到户”的要求,落实责任到人,落实包帮到户,使“三到户”真到户。

 

四、坚持抓早动快,功夫在平时。 汛前做汛中的事、晴天做雨天的事、白天做晚上的事,做到水患意识要强、备汛工作要早、基础工作要实。在应对防范每次雨洪过程中,做到分析判断要准、安排部署要稳、应对行动要快,努力构建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防汛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