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 徐启方
防汛减灾工作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入汛期后历来是头等大事,思想上容不得半点麻痹,工作上来不得半点松懈。必须牢固树立生命至上、保人第一的理念,科学有效的做好防汛减灾工作。
一、科学研判提升应对能力
灾害频发是我市的基本市情。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到2013年的543年中,全市共发生洪涝灾害181次,仅安康城区决堤淹城的灾难性洪水就有19次。几乎是一年一小灾,四年一大灾。特别是83年洪灾以来,连续发生了1998年“7.12”汉滨东镇茨沟、2000年紫阳“7.13”、2002年宁陕“6.9”、2003年“8.29”、2007年岚皋“8.7”、2010年“7.18”等几次特大自然灾害,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我市降水量大约5-6年为一个小变化周期,连续2-3年降水偏少后转为1-2年降水偏丰。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平均值偏多2成左右,局部地区较常年偏多3成以上,降水量主要集中在主汛期,有4-5次区域性暴雨天气,且多雷雨天气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易形成灾害,要高度提防。
麻痹大意是防汛工作最大的敌人。习近平总书记说:无论做什么工作,忧患意识丢不得,麻痹思想要不得,要有预案,任何时候都学会从“最坏”的可能来设想、来预警,向“最好”的结果去努力、去争取。近年来虽然防汛工程有了很大改善,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在特殊地理条件下,实际效果还有待检验。全市还有近400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20余座小型病险水库和点多面广的库塘,以及农村危房、矿山、尾矿库等,这些隐患还没有彻底根除,一旦出现汛情,就容易造成险情。由于基层干部变化和分工调整等原因,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干部还没有经历过防汛和抗洪抢险的磨炼,对防汛知识缺乏深入了解,更缺乏应急处置的经验。还有些地方防汛预案仅仅是挂在墙上、印在纸上,不演练,大而化之。年年喊“狼来了”,已连续3年没有发生大的汛情,越是在这种情况下,“狼来了”的几率就越大,越要提高警惕。要科学研判今年的防汛形势,把各种不确定因素考虑的更周全一些,把各项准备工作做的更充分一些。
二、把握规律突出工作重点
汉江洪水、山洪灾害、病险库塘、城镇洪涝是我市防汛工作的重点,同时我市灾害的形成发生有其前兆性,也有其规律性,一是在持续降雨、土壤水分高度饱和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局地高强度暴雨,极易成灾;二是虽然有预警到户、村自为战,但群众防灾避灾的意识差、能力弱,很多群众都认为自己的房子是老庄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不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但绳子总从细处断,出问题往往都是在不可能的地方;三是容易发生次生灾害,近年发生在一些县区的滑坡垮塌事故都是在晴空万里、烈日炎炎的时候,虽然天气转晴,但土壤水分饱和,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出现滑坡垮塌;四是救灾难度大,江河涉及的范围广、群众多,滑坡、泥石流往往出现在偏远山区,发生灾害后,电力、通信、道路、供水中断,组织撤离、安置、救援难度大,甚至报灾都很困难。
针对这些特点,几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一是汉江防洪要突出中心城区和沿江城镇,对堤防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对险工险段立即除险加固,薄弱地段重点防守,加强河道安全管理。特别是东坝排涝、西坝防洪工程防御等级低,一定要有应急措施。二是高度重视危居群众安全度汛。目前仍有很多群众分散居住在山地灾害易发区域。对近期能解决的要尽快解决,对未列入年度搬迁计划的,必须采取过渡性防范措施。三是加强水库、尾矿库等汛期安全管理。必须立足于防,对水库大坝、泄洪机电设备等要精心检查和维护,以万分的谨慎,确保万无一失。对存在隐患的水库,必须做到低水位运行或空库迎汛。安监、环保、水利等部门对监测的尾矿库务必落实责任、专家评估、限期治理,对整改不达标、限期消不了号的,坚决关停闭矿,防止发生流域灾害事件。四是把在建项目、中小学校、农村危房等作为地质灾害防御的重点,准确掌握防洪重点工程运行状态,科学调控调度,提早预防预警。五是认真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山洪、泥石流、滑坡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突发性强、防范难、危害大,一旦有重要雨情、水情、汛情,要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千家万户,按照“生命至上、保人第一”的要求及时有序组织群众撤离,绝不允许群死群伤事件发生。六是突出重点对象。避灾转移是抗洪抢险的铁律。要认真落实镇办领导包村、镇村干部包户责任制。对于受滑坡地质灾害威胁、危房住户以及鳏寡孤独、痴聋哑傻、老弱病残等没有撤离能力的特殊人员,落实一对一的转移责任。
三、强化措施保证生命安全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不是不可认识,也不是不可防范。任何灾害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如果在灾害发生前有所预测和防范,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防汛预案要管用。要立足于有效管用,细化完善防灾减灾预案。特别对重点堤防、重点地段、重点工程的防汛预案和措施,必须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有险怎么抢、队伍怎么上、人员怎么撤、物资怎么运、通信供电怎么保障、受灾群众怎么安置等各个环节的安排,都要周密妥当。做到抢险救灾有办法、群众转移有路线、安置人员有地点、组织协调有机制。要组织预案演练,着重看预案能不能发挥作用。要继续加大防洪减灾宣传,增强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预测预警要及时。气象、水文部门要加强预警预报,及时准确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增强预报时效性,提高预报的精准度。市防汛指挥部要加强联络、分析、会商,科学决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强化防汛信息预警,建立健全预警到户机制,建立全覆盖的信息通道,动用广播、电视、网络、短信等一切手段向群众预警,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要加快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建设,抓好气象、水文、防汛信息整合共享,落实管理人员和维护经费,完善运行制度,为及时转移安置群众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各县区和各责任单位、责任人要在汛前对责任区防洪除涝工程、水文通讯设施及险工险段再认真开展一次隐患排查,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防汛队伍要加强。民兵预备役、抢险队伍务必要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准备,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扛得住、打得赢。做好防汛物资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
防汛责任要夯实。各级行政一把手是防汛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不留空档,不留死角。要在各级各类媒体公布防汛防滑抢险责任,让群众清楚明了。必须绝对服从市防指的调度指令,令行禁止。特别是汛期24小时值班带班制,是为了第一时间灵通信息、科学处置,必须坚决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