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安康市水利局> 水利新闻> 水利文化>正文详情

治水安澜  兴水安邦

作者:发布日期:2015-12-16 02:49
分享到:

“十二五”是石泉县水利发展最快的五年,也是石泉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汉江两岸一道道堤坝拔地而起,巍然屹立,护卫着江河安澜;一处处水源工程将汩汩清泉送入千家万户,润泽百姓心田;一条条堰渠将河水引至田间地头,浇灌希望田野;一处处污水变得清澈明亮,一座座荒山成为花果山……石泉水利由过去底子薄、欠账多、灾害频,经过五年大投入、大民生、大跨越,成为石泉经济突飞猛进的重要支柱。

昔日烂河滩 今日变景观

    “真美,真美,美得尽然差点忘了这里曾是自己的故乡。”近日,笔者驱车前往自己的故乡——江南新区,沿石泉旅游港码头顺着汉江堤防一路向西步行,不由得时时被沿岸碧水相连的美景所吸引。汉江沿线,处处都能看到江边垂柳倒影在清澈的水中摇曳,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江南和江北两道高大伟岸的堤防像两条巨龙镇守在汉江两岸,护佑着汉江安澜。两道防洪大堤与江水之间绿树成荫,花草成片,一条条通幽小径把市民从不同方向引致亲水广场一起载歌载舞。堤顶景观大道处处洋溢着桂花的香气,堤下湿地公园鸟语花香,游人闲庭信步,江面渔歌唱晚,交相辉映,构成了两道河、林、路、堤一体化的生态长廊。

 今天的江南,无论是洪水安全过境,粮食屡获丰收,还是清水流入千家万户,似乎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但是,就在5年前,谁能想到宽阔的田野上会竖起一座座高楼、铺上一条条宽阔的街道、烂河滩会变成市民休闲散步的公园、这里的群众能喝上甘甜的山泉水,……

五年前,江南还是农村,这里的居民大多还过着年复一年的农耕生活。汉江边还是一片片烂石滩和河滩地,每年雨季,河边的庄稼都会被洪水洗劫一空。洪水过后留下的湿地便成为孩子们嬉戏游玩的好去处。当地百姓只能等到汛期过后再次耕种一些时令庄稼。五年前,汉江还因洪水频繁让两岸群众苦不堪言。“1998年和2012的洪水都还不够20年一遇,这里几乎淹没了三分之二,好多沿江村民都搬了家。现在可好了,有了汉江防洪工程后,群众有了安全保障。就拿今年汛期来说,这里的群众再不像往年一样来了洪水就急着搬家转移,都是站在大堤欣赏汉江洪水的气势磅礴。”江南片区书记马孝平站在河堤上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石泉县未雨绸缪,突出山洪灾害这一防范重点,树立“以防为重、以撤为先、及时预警、提前转移、安全避险”的工作理念,坚持科学管理,科学防控。连续三年来,全县防汛减灾工作实现了零伤亡目标,受到了省、市表扬。2012年石泉县抓住汉江综合整治和中小河流治理大好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分别启动了汉江综合整治防洪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十二五期间,共新建汉江堤防2124完成3条中小河流7个重点河段的治理任务,新修、加固堤防和护岸16.84公里总防护面积200余公顷,防护人口达3万余人,将汉江干流防洪能力提升为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支流防洪能力提升为102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如今的汉江,已形成了一江两岸三堤遥相呼应的生态景观长廊,成为汉江沿线一道亮丽的新景观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石泉的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品位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作用。

以水养水 让群众吃上放心水

    五年前,石泉大部分农村群众饮水困难,在农村最流行的顺口溜就是“听水响,看水流,吃水就到沟里头”。近日,笔者在云雾山集镇通往云雾山景区的公路边看到一座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伞状水厂正在紧张进行厂区环境整治收尾工作。“我们现在吃的还是沟里引的水,没经净化,很不好。不过,我家已经打算下个月就接新水厂的水,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吃上放心水了。”云雾山镇的农家乐主人刘女士乐呵呵的说道。

“十二五”以来,石泉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新一轮全国加快水利建设和陕西省“兴水强陕”战略部署的历史机遇,以完善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前提,以解决群众无水喝和饮水不安全问题为根本,积极向上争取,切实加大投入,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分阶段目标,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合理确定工程方案。同时,大力推行规模化、集约化建设经营模式,全力推进全县集镇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让群众“有水吃、吃好水”。五年来,该县水利部门通过的不断努力,在资金缺口超过三千万元的巨大困难面前,围绕县城居民反映强烈的县城供水水质不优和水量不足问题,采取超常措施协商施工方垫资先后建成县城二水厂和三水厂,有效解决了县城供水不足及水质不优的问题。同时,以池河集镇移民安置点、熨斗长岭安置点、中坝社区、古堰社区以及后柳、喜河、中池、饶峰、迎丰、两河、云雾山等集镇一批上规模、设施配套齐全的供水工程先后建成。通过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盘活水利资产,加强质量监督管控,强化检查督办,形成了以水养水的良性运行维护模式。“十二五”期间,石泉县共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3,总投资4720.64万元,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8.3万人。

农村饮水工程的建成,让该县群众多年来所面临的饮水难、水质差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全县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了从“有水喝”到“喝好水”,从“点覆盖”到“面覆盖”,从“质的保证”到“质的提升”,使群众期盼的“民心工程”成为当下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清洁流域 引领陕西治水新模式

走进杨柳水保科技示范园,你会发现这里满目苍绿,繁花盛开,蓝天白云显得那么亲切。这里的小溪,虽然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也没有西湖的水平如镜,但却有着独特的美丽。这里的树木,虽没有公园里的端庄清秀,却能把全部的生命力自然的展示给人们。这里的花草虽比不上城市公园的规模,却能将自己最美的一面毫无保留的呈现在游人的眼前……。亲临园区,游人闲庭信步,清澈见底的池塘映着彩霞,田间小道交错相通,层层梯田和荷塘还有果园一切都显得那样恰到好处,不远处的村落间还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难怪这里的人自豪地说:“我们住的是世外桃源,吃的是绿色食品,喝的是清醇山泉,望的是蓝天白云,吸的是新鲜空气,真是山美、水美、环境美,幸福生活赛神仙啊。”

五年前的上坝村还是石泉县郊区外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村里面貌和贫困山区好不到哪去,房屋都是土墙青瓦,家家户户门前凌乱不堪,村民生活污水,垃圾都是随意往沟溪倾倒,随处都可以看到污水和垃圾。对于农业人口占84.06%、耕地面积达27.95万亩的石泉县来说,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所积累的面源污染,正逐步成为危害汉江水质的主要根源。

2012年汉江流域被正式确立为全国唯一的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流域以来,石泉县积极争取省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项目,在传统小流域治理的基础上,以“清水、富民,生态、环保”为目标,逐步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先后启动建设了大岭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鲁家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以及杨柳水保生态清洁示范园。在治理过程中该县重点以生态景观化、村落园林化、沟溪自然化等生态清洁治理措施为主,同时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逐步形成以“生态清洁”为主体,以生态产业、水保科技示范、生态休闲旅游为特色的清洁示范园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饶峰河流域的双樟、上坝、红岩村点、线、面结合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试点,在陕南秦巴山地成功打造了以杨柳水保生态科技示范园为代表的省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如今的杨柳水保生态示范园已今非昔比,完全脱离了过去脏、乱、臭的穷山恶水旧貌。排入河流的水经过层层过滤和沉淀后,汇入汉江的溪水均达到国家Ⅱ类以上标准。这里已成为集“生态清洁、生态产业、水保科技示范、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省级清洁型示范园,彰显了“生态清洁”特色,塑造了“清洁流域,美丽乡村”的新石泉形象,让石泉的治水理念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让汉江清水梦想终成现实。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石泉县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9.22平方公里,其中生态清洁保护面积7.5平方公里,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小农水托起大粮仓

“去年我村的水稻受天旱影响普遍减产,基本一亩水田要减产300斤,今年我家两亩水田就收了2400多斤谷子,多亏了水利局给我们村上又修水坝又修渠,以前只要遇到干旱年,我们的粮食就不够吃,现在好了,年年粮食都吃不完,还有卖的。今年的水稻简直一天都没干到水,共产党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这是前几天笔者在云雾山镇大坝河流域铜钱峡村一处拦河坝施工现场拍摄施工场景时一位姓张的工人向笔者道出的心里话。

石泉县总土地面积1525km2,共辖11个镇设140个行政村、21个城镇社区。全县粮食总产量6.69万吨,农业人均占有粮食441公斤。农田水利工程如同人的血管一样,既有骨干工程,也有像“毛细血管”一样的小农水工程。小农水是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对农业丰产的直接影响最大。

针对石泉各大型灌区多年运行出现的设施老化失修、渠系渗漏等问题,“十二五”期间,石泉县紧紧抓住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机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土资源保护能力为目标,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十二五”累计完成总投资6548万元,完成渠道衬砌185公里,水窖561口,塘坝24座,引水堰闸49座,修复抽水站9座,新打和修复机电井66眼,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20亩。近70个村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得到较为全面的配套,水利灌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粮食产量实现了翻一番,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农田水利基础不断夯实,汩汩碧水将源源不断流入沃野,绘就一幅幅富足秀美的新图景。如今,从石泉南区到北区再到中线,“小农水”工程在石泉大地星罗棋布,遍地开花,各镇基本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家家户户粮食都能达到丰产,为全县粮食连年丰收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伴随着一批批水利工程的建成和兴水治水的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民生水利的阳光将遍洒石泉,转化为群众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水利现代化蓝图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