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水利系统法治建设,为推动全市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对优化水利营商环境、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政务公开、水政执法等重大问题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二是全面统筹部署。结合业务工作制定印发《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统筹协调水利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将法治建设同重点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确定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点、方法和措施,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三是局领导班子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学习,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带头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切实发挥局党组在推进本单位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领导走进12345便民服务中心,听取群众诉求办结工单14件,高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水利急难愁盼问题。11月5日组织领导干部开展旁听庭审活动,零距离以案说法,感受法律公正权威。
(二)规范政务信息公开。一是严格落实决策程序。按照《陕西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修订完善了《安康市水利局党组会议议事规则》《安康市水利局“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安康市水利局局务会议议事规则》等制度规则,对重大事项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充分讨论。局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设置专栏《决策公开》,对局党组研究通过的重大行政决策在局专栏公开,切实做好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聘请法律顾问为重大决策和重大执法决定提供法律意见8次,有效提升水利系统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防范和降低重大执法决定决策法律风险,切实提升依法决策水平。三是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作为自觉接受民主监督,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4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13件,已全部办结答复且全部得到满意评价。四是落实信息公开制度。结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主动公开行政审批、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文件等事项,将行政许可过程向相对人员公开,做到应公开尽公开。2024年通过各种渠道和公开方式公开政府信息共1602条,其中门户网站发布992条信息,微博发布201条,微信公众号发布409条信息,在中央及省市重点媒体发布宣传稿件141篇(条)。同时在局网站公开全市水利行业领域整治重点及监督举报方式,接受群众监督。五是不断推进科学立法。积极推进我市河湖管理与保护立法进程,2024年11月27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康市河道管理条例》,将于2025年3月1日起实施。
(三)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水利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将其作为推进“三个年”活动和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及时成立营商环境突破年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行动方案,突出规范招投标、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等重点任务完成,紧密配合做好工作调度,完成资料报送,促进了水利行业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走深走实。招投标评价工作任务全面完成,高质量保障以135处供水工程建设为重点的水利公共服务工作,获得用水时间严格控制在7个工作日内,窗口等服务工作更加精细,企业帮扶措施进一步具体并强化。2024年完成月报12次、任务清单进展12次,组织宣传报道15篇,提炼典型经验4个,推送亮点工作1个,系统提升水利服务水平,助力优化了我市整体营商环境。组织2次“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优服务”活动,走进市政务大厅,以办事企业、群众、窗口工作人员等身份,换位体验办事全过程,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共集中办理审批事项77件。
(四)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扎实推进行业治理。坚持依法行政,将执法与普法、执法与服务融会结合,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面向干部群众大力开展普法宣传。组织多轮次业务和普法宣传培训,提升了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业务素质。开展了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制约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堵点,全面整改水行政执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公开机制,利用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示行政许可、权责清单以及“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持续开展全市打击河湖非法采砂及“清四乱”专项整治、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等专项执法行动,执法效能稳步提升。2024年全市共开展水行政执法1184次,查结涉水案件50起,罚款3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2024年,我局法治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面对水利事业发展的新要求,部分干部在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能力短板,如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执法技能和执法水平等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法治宣传教育形式还不够灵活多样,对群众吸引力不强,部分干部群众对水利法律法规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仍然不够,法治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加强水利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优化执法人员结构,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法治培训,提高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健全和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监督,提高执法质量和效能。同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坚持执法与宣传相结合,开展送法律进企业、进工地活动,让涉水市场主体了解、遵守涉水法律法规。引导公众参与行业领域整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营造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河湖执法监管的良好氛围。